民族文化宫素有“民族典籍之宫”之美誉,是我国收藏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专业机构之一。随着岁月的流逝,古籍文献的保护愈加重要。多年来,民族文化宫定制古籍书架、增添保护设备、配备专业人员,为保护古籍做了大量的工作。

近两年来,民族文化宫在以前的工作基础上,加大保护力度,采取精准保护措施,分期分批投入一定的资金,为古籍量身定制保护书盒近期,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为馆藏古籍增装新书盒316函,其中满文54函、蒙古文25函、彝文61函、汉文176函,并完成相应古籍倒架工作。

 

定制加装保护书盒工作细致繁琐量大,既要对每一种古籍测量尺寸,量体裁衣,又要重新编号记录。既要把每一种古籍搬来搬去,又要为古籍书盒贴上标签重新定位安置新居,在每一个过程中都不能有丝毫的差错。



目前,中国民族图书馆已经基本完成线装汉文、藏文、蒙古文、满文、彝文、壮文、傣文、东巴文、布依文、瑶文等古籍的增装书盒工作,下一步即将进行部分民国时期旧平装汉文古籍及水文古籍的增装书盒工作。


来源:中国民族图书馆  撰稿:曹娇林

监制/何丽  统筹/王乐 制作/武炜